如今移动支付普及,不带钱包出门成了常见现象。然而,央行却推出了“数字人民币”DC/EP。这其中隐藏着不少奥秘。
数字人民币定义
央行作出回应,指出数字货币DC/EP的主要目的是用来替换M0,即流通中的现金。在我国,M0特指那些在社会上流通、可随时使用的现金,比如我们日常使用的纸币和硬币。DC/EP的目标正是这些现金,它的地位和作用与纸币、硬币相同,是名副其实的“数字人民币”。
它并非有形之物,实则是一种电子支付方式,却拥有与众不同的特点,与大家熟知的移动支付存在差异。
与日常现金区别
我们平时所说的现金定义较为广泛,然而M0专指那些社会上可以立即使用的纸币和硬币,而存放在银行中的则不属于这一范畴。DC/EP旨在取代这部分流动性极高的现金。
你的口袋里常备零钱,方便随时购物。DC/EP作为数字货币,同样具有购买力和即时使用功能,只是它存储在电子设备中。
与微信支付宝差异
微信与支付宝在电子支付界享有显著地位,不过它们与数字货币电子支付(DC/EP)存在显著差异。当前,商家在顾客使用微信或支付宝支付时,有权自主决定是否接受这种支付方式。
使用DC/EP支付时,商家不得拒绝,因为拒绝接受数字人民币等同于拒绝现金,这样做是违法的。此外,微信和支付宝之间目前无法直接进行转账,而DC/EP可以在所有线上支付平台使用,预计未来资金流动将更加便捷。
线上钱包情况
既然是数字货币,DC/EP自然需要一种线上存储工具。至于这个工具是独立开发一个应用,还是融入现有的第三方支付平台,目前尚无定论。
单独开发应用,用户可能要重新熟悉操作步骤;若是融入现有的支付系统,使用起来可能更为方便。以支付宝为例,它可能成为数字人民币存储和使用的途径之一。
离线支付优势
移动支付虽给生活带来方便,但若没有网络支持,支付就无法进行。相比之下,现金支付则不受网络限制。DC/EP这种数字货币,其特性使得即便在没有网络的情况下,也能实现和现金类似的离线支付功能。
支付宝指出,若交易双方均不在线,可以先进行账目记录。待安全验证可行时,再进行款项扣除。然而,这种方式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。
双花问题风险
“双离线支付”存在的主要难题是“双花”现象。有些人可能会在离线状态下滥用时间差,对同一笔数字货币进行重复消费。
在现实生活中,这相当于使用伪造的克隆货币;而在网络空间,只需复制数字货币的核心信息即可。为此,必须依赖先进的技术手段来确保交易的安全性,防止出现重复消费的问题。
数字人民币能否迅速获得大众认可和普遍应用,这一问题引发热议。欢迎各位留言交流,同时别忘了为文章点赞和转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