孚能科技定点合作
3月20日,孚能科技传来好消息,它获得了小鹏汇天高压动力电池及连接器的定点,该公司在电池技术方面成果突出,半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350Wh/kg,实验室全固态电池能量密度能达到400Wh/kg,这样高的能量密度,提升了它在新能源电池领域的竞争力。
此次合作意义重大,它展现了孚能科技的能力,为小鹏汇天飞行汽车项目的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,这必然会有力地推进飞行汽车电池技术的升级,进而推动飞行汽车商业化的进程。
国内eVTOL电池竞争力
国内企业在eVTOL电池领域的发展十分引人注目,亿纬锂能具备不容小觑的航空电池量产能力,孚能科技的半固态/全固态技术取得了新进展,这些情况表明国内企业在该领域已拥有国际竞争力。
放眼世界,飞行汽车商业化的推进速度加快了,这使得对高比能电池的需求增多了。国内企业依靠自身的技术优势,有希望在国际市场占据更有利的地位,进而推动国内eVTOL电池产业迈向新高度,带动整个电池产业链发展。
万华化学材料突破
近日,万华化学传来好消息,其Clarnate HL6157光学级PC材料通过了现代起亚车灯面罩认证,万华化学成为中国企业中首家进入现代起亚供应链的,这一突破意义重大,它标志着国产高端工程塑料正式进入了全球头部车企的供应链。
硅共聚PC在低温抗冲性能方面有优势,这种优势符合新能源汽车以及储能连接器的需求,基于这个原因它有可能成为该行业的下一个增长点,这个增长点会推动国产高端工程塑料行业替代进口材料,最终扩大市场份额。
绿氢发展前景
绿氢取代化石能源制氢是化工深度脱碳的关键办法,只是现在它的经济性要依靠政策支持。巴斯夫项目表明PEM技术大规模使用是可行的,要是设备成本降低,并且绿电价格下降,那么化工、炼化等领域的绿氢渗透率就会提高。
绿氢发展存在一些挑战,不过从长远看,其前景是乐观的,它能助力化工行业实现绿色转型,还可降低碳排放,要是政策和技术支撑都落实好,绿氢会在化工领域占据关键地位 。
液氢重卡商业化
航天科技六院101所研发出了“赛道1000”液氢系统,该系统与一汽解放液氢重卡完成了跑车测试,其系统压力稳定性超过1.3兆帕,并且配套标准已落实,这为液氢重卡商业化奠定了基础。
百公斤级液氢系统攻克了储氢密度方面的难题,它与高温超高压技术相结合,这使得长途重卡氢能替代有了实现的可能性。然而,液氢成本高昂,加注基础设施匮乏,这依旧是阻碍其发展的关键因素,地方标准的颁布为产业链协同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。
科技军事成果
在卫星通信领域,我国卫星通信载荷技术朝着小型化方向发展,我国卫星通信载荷技术朝着高可靠性方向进步。Ku频段是卫星通信的主流频段,温补多工器的应用可以提升卫星载荷效能,温补多工器的应用能降低发射成本,温补多工器的应用进而助力高通量卫星发展。
在大型货运无人机领域,TP1000采用双发模块化设计,它采用的是自主研发的多余度飞控系统,TP1000具备长航时的优势,TP1000具备大载重的优势,TP1000具备低成本的优势,它计划在2026年取得民航大型货运无人机型号许可,这填补了国产高端物流无人机的空白。
国内能源行业有了新突破,国内科技行业也有了新突破,这些突破很振奋人心,你最看好哪个方向的发展前景,快来在评论区留言分享,同时也别忘了点赞和分享本文!